作為第17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峽兩岸科技創新與市場對接交流會暨紡織企業家活動日在石獅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企業家協會駐會副會長楊俊,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等領導參加了本次對接會。
當前,在日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面前,如何讓科技創新與市場進行無縫對接,共同促進行業發展?對此,行業專家以及海峽兩岸企業家坦誠交流,進行了熱烈探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孫瑞哲
掌控形勢 加快轉型 無縫對接
行業形勢與趨勢
2013年,紡織工業整個規模以上企業數占全國工業規模企業以上總數的11.95%,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占到全國工業的5.2%,利稅總額占全國5.01%,出口占全國比重13.22%,貿易順差100%。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紡織工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紡織企業要抵抗下行壓力和加快轉型升級。
從今年開局來看,紡織行業的確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第一季度生產的普遍增速比去年同期出現了回落,服裝環節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同時,出口的增速在第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長了0.5%。另外,雖然國家調整取消了棉花收儲政策,但是由于仍然有巨大的棉花儲備使得這項政策不會帶來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短期內,國內外棉價的剪刀差仍然會存在,這對產業運行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在匯率方面,美元支撐貨幣強勢地位的因素仍然存在。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將會相對穩定。歐元從去年開始出人意料地進入一個強勢狀態,今年的判斷可能仍然強勢。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波動幅度較大,對歐元持穩,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在棉花方面,目前美元的走強,會對棉花長期價格走向形成根本的影響。美元與大眾商品呈現出一種負相關的關系,美元強,大眾商品價格則低,再加上我國巨大的棉花存儲量,會使得整個紡織行業面臨很大的壓力。
在出口方面,去年出現了關鍵性的變化。日本市場退出了我國出口的第三位,東盟市場取而代之。傳統的美國、歐盟、日本市場的變化,使得國內紡織行業出口份額逐年縮小,主要市場占比持續降低。
在內需方面,目前內需市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線上的服裝零售從前年開始已經低于全部市場零售的增幅。最早20%以上的增速,從前年開始就已經回落到10%左右,而截至今年一季度,則降到了8%。
在資本市場方面,資本市場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整個紡織行業的支撐情況。國內紡織上市企業的融資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風險投資前5位里沒有制造業,而調整最劇烈的首位是什么?制造業!行業的調整進入了一個劇烈變遷的階段,要想獲得社會和資本市場的青睞,就必須依靠新的商業模式,壟斷式的市場份額以及顛覆性的技術。
在庫存方面,以運動品牌李寧為代表,從2010年開始,積壓、關店等情況開始出現。但是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2011年庫存同比增速到今年在持續下降,這說明從最為艱難的時期至今,庫存問題正在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
對接促進提升
一個國家、一個產業,一定要具有比較優勢。紡織行業目前依靠的是產業配套能力這個核心優勢,但是在未來,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這四個方面才應該是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科技方面,科技的核心在于材料和智能化建設;在品牌方面,品牌不僅在于傳統設計,更加體現在能不能在社會層面實現時尚的導向力,形成消費的可持續力;在可持續方面,以環境要求的倒逼為特征和動力,形成全行業的責任之一;在人才建設方面,只有形成讓社會青睞和尊重的紡織行業大環境,才能真正具備人才競爭力。
此外,下游的服裝品牌企業能不能轉換身份,以科技內涵展現自我?上游企業能不能更多地從下游企業的角度去考慮發展?
這種下游企業以科技為動力,上游企業按照下游企業來定位的換位思考的發展模式,能夠很好的幫助面料紡織行業完成上下游企業的對接。
石獅市政協副主席 黃章煌
構建創新思維交流平臺
經過10多年來的精心培育,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為兩岸紡織服裝行業實現產業對接、整合產業資源、推介產業升級等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溝通、交流平臺。
通過該平臺,來自海峽兩岸的紡織行業專家、企業界精英得以會聚一堂,共同開展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科技創新與市場對接交流活動,并深入地探討目前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以及未來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
本次活動給行業內人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合作的機會,對助推兩岸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
臺灣紡拓會副董事長 翁茂鐘
四項策略共鑄行業未來
臺灣紡織業未來發展策略分為以下四項:第一要持續發展差異化產品。通過技術上的不斷研發,發展各種差異化的材料和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第二是堅持設計與創新。強化自主研發設計,導入美學,文化創意等,以創新、研發、設計為導向,積極進行藝業結合。第三是發展節能環保紡織品。在注重流行感的同時,還要強調符合人體工學。此外環保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要以低污染、低耗能為重點,以能回收、可再生為訴求。第四是積極地發展品牌。在長期進入OEN、ODM所累積的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注重品牌發展,強化自有品牌的經營能力,朝更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之路發展。
臺灣南德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瑞圖
功能性產品成為發展主流
目前大陸有些紡織企業的產值已經達到了臺灣紡織業產值的總合,這種大規模的發展模式在具有一定優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與這些大陸企業相反,臺灣企業主要朝小而靈的方向發展,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風險。臺灣的產品主要向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從早期的竹炭纖維,甲殼素纖維,到后期的冰涼紗、粘膠、錦綸等,功能性材料十分齊全,也正因如此,這些臺灣企業在市場上取得了相當好的發展。目前,行業內涌現出了眾多新秀,特別是在服裝市場,這些企業的產品逐步從早期普通的棉制品走向功能性的材料。隨著市場的需求,這種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